張潔平專欄:大數據下,動態付費一定「殺熟」?

十多年前,我在大學念產業經濟學課程,清楚記得老師在課上講「價格歧視」的例子。「價格歧視」是一個中性用詞,簡單說就是商家有能力透過不同的定價方式,讓每個人對同一個商品,付出他能接受的最高價格。現實中常見的例子有,同一張門票,分學生價、老人價、成人價。比較極端的例子則是,在價格不公開透明的市場中的「討價還價」。在那時的中國,還有不少專營名牌產品廉價仿造貨的市場,比如北京的秀水街,掛滿琳瑯滿目的商品,但都沒有標價。在那裡購物是一場心理戰,消費者和買家你推我搡、欲拒還迎地談判一只「GUGGI」或一件「AMANI」的價格,兩三輪之後,消費者抱得貨物歸,卻發現隔壁一家抱著同樣東西出來的人只花了1╱3的錢。

理論模型變成現實

商家透過信息不對稱、不透明,奠定權力結構不對等,在此基礎上,一對一地對每一個用戶「看人下菜」。雖說買賣的達成最終是「一個願打,一個願挨」,但有些人的板子就是比其他人挨得多。老師當時舉的這個例子令我印象極為深刻,因為我自己就是心理戰中永遠的落敗者,買東西總比別人貴一倍─如今,這種人多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:韭菜。 
老師提到,經濟理性的商家會攫取所有的消費者剩餘(拿走你一時沒守住能掏出的每一分錢),如果它足夠熟悉消費者的決策偏好、風險偏好、需求意願、支付能力等,它理論上會實現「千人千價」式的完美價格歧視。但一對一的討價還價顯然交易成本太高了,難以規模化,所以在那時候,老師說,完美的價格歧視還只是抽象理論,現實中不存在。 
不過10年,可能用不了這麼久,理論裡的模型插上技術的翅膀,都變成了現實。 
互聯網串起所有場景的大數據年代,消費者在商家面前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地透明:我知道你常買什麼,我知道你在不同的時間購買什麼不同的東西,我知道你可以承受的價位區間是多少,我知道你是先放進收藏夾、購物車多輪挑選的審慎派,還是直接購買的爽快派,我知道哪些網頁幫助你做出了購物決策,我知道你的朋友們喜歡買什麼,你和朋友最近談到了自己的哪項需求,我甚至可能知道你在其他App上的動態紀錄……完全不需要在集貿市場汗流浹背地一對一心理戰,你的慾望在商家面前完全赤裸,動用一些數據分析資源,他完全有能力給慾望貼上一個恰恰符合你心理極限的價格標籤,不多也不少。 
更妙的是,對於難以標準定價的數位商品,就更名正言順了。一張機票、一晚民宿、一本書、一篇文章、一首歌的價格原本就無法由成本決定,而更多由供需關係決定。數位世界原本更便於實現基於供需關係的動態定價,激發價值最大化,但在這之上,是否要加上對消費者偏好的窺探和捕捉帶來的「洞見」?天使與魔鬼,有時候只是一念之間。 
中國深圳用戶A就曾在網上抱怨,自己常通過某網站預訂出差地的酒店,一般都是360元一晚。直到有一天他在酒店大堂突然留意到房間價格顯示是300元一天,一問才知道已經改了好幾個月。他以為是自己預定行程的網站沒有及時更新價格。但換了妻子的帳戶重新登入後,驚訝發現「妻子」看到的價格其實是298元一晚。顯然,A在自己2012年就開始使用的這家網站上,遭遇了活生生的「大數據殺熟」。他並不是孤例。 

 

迎向完全價格歧視

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完全價格歧視的時代。寫這篇文章,是因為看到媒體也開始進入這一戰場:《華爾街日報》通過包含60幾項元素的算法,辨識每一名登錄用戶的信息,判斷他未來訂閱報紙的機率,個性化地建立動態付費牆─有些人可以免費看10篇,有些人看到2篇可能就撞牆了,並因此在1年時間讓訂戶增加了4成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、瑞士媒體NZZ也採用類似做法。對媒體來說,這當然是好事,只是動態定價與大數據殺熟一線之隔。媒體在這條路上的小心探索,可以走多遠?